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第159章在军校的一个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在军校的一个月

时光飞逝,转眼间,梁瑜在军校的第一个月便已悄然流过。

这三十个日夜,对梁瑜而言,是一场从身心到习惯的彻底重塑。

军校的节奏如同精准的钟摆,分秒不差。

最初的他,就像一枚精密齿轮里坏掉的零件,处处显得格格不入。

起初的混乱与脱节依然历历在目,早晨六点急促的集合哨响起后。

便要在十分钟内完成洗漱、整理好堪称苛刻的内务、准时冲下楼集合,对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的被子叠得歪歪扭扭,队列动作有些僵硬,五公里跑下来也是气喘吁吁。

与身边那些仿佛为军队而生的同窗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所幸,他并非孤身一人,袁朗、蒋小鱼、周锐这三位室友,成了他这段新兵生涯最坚实的后盾。

袁朗说,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叫:“不抛弃,也不放弃。

既然是一个寝室的战友,那就是一个整体,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于是,307室便开始了开小灶式的特训,清晨,当别人还在最后整理着装时。

袁朗已经带着梁瑜在操场边多练几遍立正、稍息、转法,用他那毒辣的眼光纠正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偏差。

蒋小鱼则成了内务总监,不厌其烦地演示如何将松软的棉被压出棱角,分享着各种让物品摆放符合规范的小窍门。

他还会传授一些独门秘籍,比如如何更省力地跑完五公里,如何快速整理行装。

用他的话说就是,当兵是苦,但也得会苦中作乐不是?

在三人的特训下,汗水没有白流,梁瑜的进步肉眼可见。

一个月后的今天,梁瑜已经能穿着笔挺的常服,融入四人的队列中。

动作虽不及其他三人那般凌厉老辣,却也中规中矩,不再显得突兀。

早操的体能训练和晚操的战术基础,他也能咬牙跟上大部队的节奏。

这一个月,身体是痛苦的,肌肉的酸痛已成为常态,但这一个月,精神却是前所未有的充实。

他不仅系统旁听了之前未曾涉足的军事理论课程,更在日复一日的操练中。

将队列动作刻入肌肉记忆,让体能极限一次次被突破,把内务标准变成习惯。

更重要的是,他真切地体会到了“战友情谊”的厚重。

那是训练场上无声的扶持,是内务整理时不留情面的挑剔与随后手把手的教导。

是袁朗口中“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背后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也在这种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氛围中油然而生。

当熄灯号如期响起,躺在坚硬的板床上。

尽管身体疲惫得仿佛散架,但梁瑜的眼神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初来时的陌生与不适已被扫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锤炼后的坚定与沉稳。

寝室陷入黑暗不久,蒋小鱼活泼的声音便如往常一般第一个打破了寂静:“哎,我说哥几个,后天可是自由活动日,有什么打算?总不能全在寝室里孵豆芽吧?”

袁朗那标志性的平淡声线随即响起,带着点现实的提醒:“你还想去哪儿野?军校就这么大块地方,条条框框可都写着呢。”

蒋小鱼立刻接话,语气里多了些感慨:“我是说申请外出,去京城里转转啊!

想想看,咱们这期培训就剩半个月了,到时候一拍两散,天各一方,再想这么聚齐可就难喽……”

这话一出,寝室里短暂地沉默了片刻 两个月的培训期虽短,但在共同拼搏中凝结的情谊,却真实而深刻。

梁瑜沉吟了一下,开口提议,声音在黑暗中清晰而温和:“既然机会难得,那我们不如一起申请外出,去广场看升旗仪式怎么样?感受一下那种氛围。”

一向沉稳的周锐也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松动:“确实很久没出去走动了,一起聚聚也好。”

袁朗见三人都兴致盎然,自然不愿扫兴,带着笑意一锤定音:“行,那就这么定了,去看升旗,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要

是时间来得及,体力也够,咱们还可以去爬爬长城,看看真正的钢铁长城是什么样的气魄!”

蒋小鱼轻轻一拍床沿:“好!那就说定了!对了,交通怎么办?我看看能不能找相熟的首长借辆车……”

梁瑜接过话头,语气平常道:“不用麻烦,我在京城有辆车,到时候我让人帮忙开过来。”

提到这辆车,梁瑜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微澜,那辆停放在不知是防卫部还是其他地点的车,怕是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灰了吧,确实很久没碰过了。

行程大致商定,袁朗作为寝室长做出了最后安排:“好,事情就这么定下。现在,全体都有,安静睡觉!

明天还有整天的课程,别到时候一个个无精打采。”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