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团二营五连和六连组成一个“八”字型,等候着小鬼子的到来。
四连越过伏击圈没多久,一百多头小鬼子就进入黄家湾阵地。丁营长透过望远镜,紧紧地盯着前方的小鬼子。他看到大部分敌人都已经踏入了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心中暗自思忖:“就是现在!”
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开火!”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回荡。
与此同时,埋伏在圈中的五连和六连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在这片区域巧妙地埋下了十几个炸药包,只等营长一声令下。
接到命令的瞬间,负责引爆地雷的士兵果断地按下了起爆器。
“嘭”的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爆炸产生的巨大火焰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瞬间将五十多头小鬼子吞噬其中。
那些小鬼子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被炸得粉身碎骨。而那些侥幸未被炸死的小鬼子,身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他们在地上痛苦地翻滚着,试图扑灭身上的火焰。
然而,这些炸药包中被加入了白磷,这种物质一旦燃烧起来,就极难熄灭。普通的方法对它毫无作用,小鬼子们只能在痛苦中慢慢被烧死。
五连和六连的将士们见状,毫不迟疑地开枪射击。他们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在包围圈里的小鬼子身上,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迫击炮连的炮弹也不断地砸向小鬼子的人群,每一发炮弹都像是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除了在长岭村已经死去的四十多头小鬼子外,还有一百六十多头小鬼子进入了包围圈。然而,仅仅一瞬间,就有五十多头小鬼子命丧黄泉。
“八嘎呀路!”山田少佐满脸怒容,声嘶力竭地咆哮着,“支那军竟然有埋伏,快快反击!”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带着一丝绝望和愤怒。
然而,尽管小鬼子们迅速做出了反应,但面对二营凶猛的火力,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瞬间又有三十多头小鬼子倒在了血泊之中。
伊藤大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不断倒下,心中焦急万分。他毫不犹豫地冲到山田少佐面前,焦急地请求道:“阁下,支那军的火力实在太强大了,士兵们伤亡惨重,再这样下去恐怕我们都会全军覆没!还是先行转进吧!”
山田少佐面色凝重,他紧咬着牙关,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沉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伊藤君,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立刻命令剩下的士兵快速转进!”
听到山田少佐的决定,伊藤大尉如释重负,他连忙转身,扯开嗓子大喊:“快快转进!”这道命令如同救命稻草一般,让鬼子士兵们看到了一丝生机。他们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拼命地向后方狂奔而去。
然而,令小鬼子始料未及的是,四连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迂回到了他们的后方。就在小鬼子刚刚转过身,准备仓皇逃窜之际,四连的将士们如饿虎扑食一般,果断地扣动扳机,刹那间,枪声四起,弹雨纷飞。
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让毫无防备的小鬼子们猝不及防,瞬间就有十多个小鬼子应声倒地,命丧黄泉。
丁营长站在高处,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眼见四连成功地截断了小鬼子的退路,心中大喜,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全体注意,立刻冲锋,迅速收缩包围圈,炮兵连给我加大火力攻击!”
接到命令后,炮兵连的战士们毫不迟疑,迅速调整好九门82毫米迫击炮的射击角度,然后如疾风骤雨般地向包围圈中的小鬼子倾泻出一连串的炮弹。
与此同时,步兵将士们也毫不示弱,他们如潮水般不断向前推进,逐渐缩小包围圈,不给小鬼子任何喘息的机会。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包围圈越来越小,小鬼子们的生存空间也被压缩到了极致。最终,只剩下山田少佐和伊藤大尉带领着十几个小鬼子,被死死地困在一个小院子里,成为瓮中之鳖。
五连武连长见此情形,心知时机已到,他毫不犹豫地高声喊道:“把迫击炮给我抬上去,狠狠地炸死这些狗日的小鬼子!”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五连迫击炮排三门威力巨大的六十毫米迫击炮被迅速抬到了合适的位置。炮手们熟练地装填炮弹,然后瞄准小院子,毫不犹豫地发射出去。
四连石连长,五连五连长,六连杨连长同时走到二营指挥部,向丁营长汇报:“报告营长,我等不辱使命,全歼了鬼子中队两百余人!”
丁营长却挥了挥手,说:“鬼子还有一个小分队留在大堰坡的渡桥上呢,怎么能叫全歼呢?”
石连长抢先说:“营长,既然如此,那就把消灭鬼子分队的任务交给我们四连吧!”
武连长和杨连长刚准备插话,丁营长就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便对石连长说:“好,石连长,那就交给你们四连了,不过小鬼子也就一个小分队而已,用不着全连出动,你安排三个步兵班过去就行了!”
“是!营长,卑职明白!”石连长向丁营长敬了一个礼,就急急忙忙跑出指挥部去安排任务。
第51集团军的所有作战部队,其编制非常严谨且高效。每个班由15名士兵组成,他们相互配合默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战斗单元。而每个排则包含三个步兵班和一个火力班,这种配置使得排级作战单位具备了强大的火力和多样化的战术选择。
步兵班的15名士兵中,有一名士兵负责操作一挺轻机枪,为整个班级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火力班的12名士兵则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掷弹筒组和重机枪组。掷弹筒组配备一具掷弹筒,能够对远处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重机枪组则操作一挺重机枪,为整个排提供强大的火力压制。
此外,每个排还配备了正副排长各一名,他们负责指挥和协调排内的作战行动。同时,还有一个由四名士兵组成的侦迅组,他们负责侦察敌情、传递情报以及执行一些特殊任务。
综合起来,每个排的总人数达到了64人。这样的编制使得排级作战单位在面对各种战斗情况时都能灵活应对,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因此,以三个步兵班的人数和武器装备,要对付小鬼子的一个小分队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这不仅体现了第51集团军作战部队的精良装备和高效组织,更显示出他们在战斗中的强大实力和信心。
没过多久,石连长就率领着四十多名英勇的将士迅速抵达了大堰坡的渡桥附近。他们悄然接近,观察着桥上的小鬼子。只见那些小鬼子们正悠闲地坐在石墩上,悠然自得地抽着烟,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石连长见状,不禁冷哼一声,心中暗骂:“哼,这些狗日的小鬼子,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侧翼,真是活得不耐烦了!爷爷我马上就送你们回老家!”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其中蕴含的愤怒和决心却让人不寒而栗。
说着石连长把步枪抬起来,瞄准一个鬼子军曹,也就是鬼子分队长,“嘭”的一声枪响,小鬼子的军曹应声而倒。
听到枪声,其余的小鬼子连忙趴下然后寻找敌人方向。
但是四连的将士们可不是吃素的,在将士们强大的攻势面前,剩下的12头小鬼子不到五分钟就被打死了。
看着地上的鬼子尸体,石连长命令道:“快速打扫战场,马上撤离!”
“是!”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将士们就把小鬼子的尸体里里外外都搜刮了一遍-只要是能带走的的带走,就只给小鬼子的尸体留下了他们最喜欢穿的纸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