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综合其他>海风吻过讲台> 第50章《情意绵绵》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情意绵绵》

台风过境后的清晨,阳光格外慷慨,将海田小学每一寸土地都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空气里弥漫着雨水洗刷过的清新,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仿佛连昨夜的惊悸都被这澄澈的光线悄悄熨平。

武修文站在六年级一班的讲台上,目光扫过底下那群半大不小的孩子。昨夜的一切:呼啸的风、颠簸的船、黄诗娴苍白的脸,还有那个几乎冲口而出却被电话掐断的秘密……仍像潮水般在他心底反复冲刷。然而,当他的视线落在后排那个总是低着头的男孩小海身上时,一种更沉甸甸的责任感迅速压下了内心的波澜。

小海的父亲是远洋渔民,母亲体弱,家庭的重量过早地压弯了他稚嫩的肩头。他的数学作业本总是大片空白,像他紧闭的心门。武修文之前几次尝试沟通,都像石子投入深潭,仅有几不可闻的回响。但此刻,看着小海,武修文猛地想起昨夜在狂风巨浪中,自己是多么渴望抓住一点确定的东西,多么需要一种坚定的力量。这些孩子的世界里,或许没有那样惊涛骇浪的夜晚,但他们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迷茫和需要跋涉的险滩。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翻开教案,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湛蓝如洗的天空和那棵被风雨冲刷后愈发青翠挺拔的大榕树。

“同学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定力量,瞬间抓住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昨天晚上的风,很大。浪,很高。老师坐船回来的时候,心里……其实也很害怕。”

教室里霎时鸦雀无声。学生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从来没有老师会承认自己“害怕”。小海也极轻微地抬了下眼皮。

“但是!”武修文话锋一转,眼神骤然变得清亮坚定,“害怕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是闭上眼睛听天由命,还是咬紧牙关,去找那盏哪怕最微弱的灯塔,握紧手里的舵?!”

学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了,面面相觑,小声交头接耳。

“数学,有时候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大海。”武修文走下讲台,穿行在课桌间的过道里,声音温和却自带力量,“那些难题,就是突然打过来的浪头。我们会怕,会想躲,这太正常了!可只要我们记住方向,学会掌舵的办法,一次次练习,总有一天,我们不仅能平安过去,甚至能看见海上最漂亮的日出!”

他回到讲台,打开了多媒体投影。屏幕上没有出现复杂的公式,而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海上日出图。紧接着,画面一变,映出了一首短诗:

《夜渡》

黑浪欲吞舟,狂风撕夜幕。

心灯亮一盏,破晓见归途。

“这是老师昨天晚上,在船上想到的。”武修文的声音放得很轻,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心里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数学老师居然会写诗!还是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

“老师,你害怕的时候,心里那盏灯……是什么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怯生生地举手问。

武修文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经历过风雨后的沉稳:“是必须要到的地方,是等着我的人,也是……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的念头。”他的目光无意识地飘向窗外,掠过教师宿舍楼的方向,又飞快收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那盏灯可能都不一样。但它一定在那儿,亮着。”

他注意到,小海已经完全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一丝极细微的动容。

“所以,今天咱们先不急着做题。”武修文关掉投影,目光扫过全班,“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勇敢的‘舵手’!分组!每个小组都会拿到一道‘风浪题’,就是平时咱们觉得最难、最想躲开的那种应用题!不比谁做得快,就比哪个小组能最先找到照亮这道题的‘灯塔’!可以画图,可以列表,甚至编个小故事来理解它!只要你能给你的组员讲明白你的想法,你就是最棒的舵手!”

课堂气氛瞬间被点燃了!这种前所未有的上课形式让学生们感到新奇又兴奋。叽叽喳喳的讨论声立刻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教室。

武修文穿梭在小组之间,弯腰倾听,偶尔点拨一两句。他特意在小海那组停留了很久。组里另一个思维活跃的男孩正抢着说自己的解法,小海只是默默听着。

武修文没有直接打断,而是拿起他们小组的白板,画了一条简易的小船和一排波浪:“如果,这道题里的这些数字,就是小船要面对的不同大小的浪头,你觉得哪一股浪最麻烦?”

小海犹豫了一下,手指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其中一个条件。

“特别好!”武修文立刻肯定道,“那如果我们给这小船加一个特别的‘信念’引擎,专门对付这股最麻烦的浪,你觉得这引擎需要多大的劲儿?”

他用这种充满画面感和故事性的语言,一点点引导着小海。渐渐地,小海紧锁的眉头一点点舒展,他开始尝试着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思考步骤,虽然慢,笔迹却异常认真。

那一瞬间,武修文仿佛真的看到一簇微弱的火苗,在那个沉默男孩的眼眸深处,被小心翼翼地点燃了。

下课铃响的时候,好多学生脸上都带着意犹未尽的表情。小海收拾书包时,破天荒地抬头快速瞄了武修文一眼,声音很小却清晰地说:“老师,那首诗……挺好的。”

武修文心头猛地一热,还没等他想好怎么回应,男孩已经背着书包匆匆跑出了教室。望着那略显瘦弱的背影,一种混杂着巨大成就感和微微酸楚的情绪在他胸腔里弥漫开来。他想起自己初来海田时的格格不入,想起那些因为口音和教学方法而被质疑,甚至暗自嘲笑的日子。这一刻,所有的坚持和挣扎,似乎都找到了沉甸甸的意义。

他收拾好教具,刚走出教室门,一眼就看见黄诗娴正倚靠在走廊尽头的栏杆旁,显然是在等他。

阳光在她身上跳跃,她脸色仍有些苍白,眼底带着一夜未眠留下的淡淡青影,显然还在为父亲的病情忧心忡忡。然而,她看向他的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毫不掩饰的兴奋和……赞赏?

“武老师!”她几步迎上来,声音里还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却压不住那股雀跃,“你刚才课上讲的‘灯塔’和‘舵手’,真的太棒了!我在隔壁班都听到你们讨论得那么热烈!特别是你最后引导小海他们的那种方式……”

她语速很快,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和他分享刚才在窗外偶然听到的片段,并顺着思路,开始探讨如何将这种情景模拟和隐喻更自然地融入语文阅读教学里。她的思维敏捷,见解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戳中关键点。看着她认真发亮的侧脸,武修文有些出神。

昨夜码头风雨中,那个脆弱无助、抓着他衣袖仿佛抓住救命稻草的她,与眼前这个因为教学创新而闪闪发光、充满生命力的她,慢慢地重叠在一起。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又软又胀,那股压抑了太久的情感几乎要决堤而出。他想告诉她,昨夜他没来得及说完的话是什么;想问她父亲情况怎么样了,需不需要他做点什么;想告诉她,她此刻眼睛发亮的样子,好看得让他移不开眼……

然而,就在他嘴唇微动,准备开口的刹那,教导主任梁文昌笑着从楼梯口转了出来:“修文老师!诗娴老师!正好都在!李校长让我通知一下,下午放学后临时开个短会,专门让修文老师分享一下今天这节数学课的创新思路!赵皓星老师刚才可是跑到校长室一通猛夸,说这种模式对语文思维启发也大有帮助!”

武修文微微一怔,连忙点头应下。黄诗娴也迅速收敛了方才的激动,笑着表示一定准时参加。

梁主任满意地背着手走了。走廊里又只剩下他们两人。气氛似乎一下子又跌回了那种微妙的、欲言又止的黏稠状态。担忧、欣赏、未尽的话语、突如其来的会议……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无声地涌动。

说完,她转身离开,脚步不像平日那般轻快雀跃,却依旧带着一股柔韧的劲儿。

武修文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那句哽在喉咙口的关切终究没能追上去。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教案本,纸张坚硬的边缘硌着掌心,带来一丝清晰的钝痛。

教学上的意外突破带来了短暂的喜悦,同事领导的认可带来了鼓舞,可她眼底那强行压抑的疲惫和担忧,却像一根最细最韧的丝线,缠绕在他心上,微微地扯着疼。

而昨夜那个关于举报叶水洪的突兀电话,像一片无法驱散的荫翳,重新浮上心头。那通电话,真的只是巧合吗?

阳光依旧温暖明媚,他却无端地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寒意,正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

……

下午的教研会议,气氛出奇地热烈。

小小的会议室里挤挤挨挨坐满了人。不仅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全数到场,赵皓星等语文老师,甚至其他年级一些没课的年轻教师也闻讯跑来,都想听听武修文这节“一战成名”的数学课到底是怎么上的。

武修文站在前面,起初难免有些拘谨。他本性并不擅长在众人面前高谈阔论,尤其不习惯剖析自己的内心和所谓的“教学理念”。但当他的目光触及台下,黄诗娴坐在角落,对他用力地点点头,眼神里是全然的信任与鼓励;李盛新校长投来温和而充满期许的目光……将心底那点怯意稳稳压了下去。

他没有讲任何高深的理论,只是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昨夜的恐惧与感悟,分享了看到小海那样沉默的学生时内心的焦灼与无力。“我只是觉得,知识不该是冷冰冰的、让人害怕的浪头。它应该是灯塔,是船桨,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自己‘能行’的力量。”

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将一道典型的、学生普遍畏难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改编成需要小组协作寻找“灯塔”的“破浪行动”。他展示了学生们在讨论中产生的各种看似稚嫩却充满灵光的思路草图,尤其重点展示了小海最后尝试写下的那几个步骤。

“大家看,他这里其实已经抓住了最关键的那个数量关系!虽然他表达得还很不流畅,甚至有点混乱,但这证明他思考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这就是火光!”武修文指着投影上小海的笔记,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我们要做的,不是立刻逼他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这点微弱的光,给它添柴,吹气,让它自己勇敢地烧起来!”

会场里异常安静,每个人都在认真聆听。原本抱着手臂、脸上带着几分审视意味的林方琼老师,也不自觉地放松了姿态,若有所思地盯着投影上那些稚嫩的笔迹。

赵皓星老师率先发言,他推了推眼镜,语气难掩兴奋:“修文老师这个方法,妙啊!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化,而是真正从情感和认知层面双管齐下,精准地降低了学生的心理门槛,彻底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尤其是这种情境创设和隐喻的使用,对我们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启发太大了!有些孩子不是怕读深奥的文章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试,让他们先去寻找文章的‘灯塔’核心?”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多位语文老师的强烈共鸣,会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开始了跨学科的交叉讨论。

李盛新校长最后做总结,他脸上带着由衷的欣慰笑容:“修文老师今天,是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教学创新,有时候并不需要多么花哨复杂的形式,关键就在于一颗心,一颗真正想要贴近学生、懂得学生、点燃学生的心。这颗心,才是最宝贵的火种。我希望大家都能从这节课里得到启发,不是去简单模仿形式,而是去思考,如何真正地、更好地‘点燃’我们的学生。”

会议在热烈甚至有些意犹未尽的氛围中结束。好几个年轻老师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向武修文请教具体细节,他耐心地一一解答。等人群渐渐散去,他才发现,黄诗娴还安静地站在不远处的窗边等着他,夕阳的余晖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光,她嘴角噙着一丝再明显不过的、为他感到骄傲的温柔笑意。

“武老师,恭喜你。”她走近前来,声音轻柔得像傍晚的风,“真的……特别精彩。”

“谢谢你。”武修文看着她,心里涨满了潮水般的情绪,那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因为她始终在场的这份无声的支持,“你爸爸那边……有进一步的消息了吗?情况稳定了吗?”他终于问出了憋在心里一整天的牵挂。

黄诗娴眼底的光芒几不可见地黯淡了一瞬,但很快又努力扬起笑容:“中午又通了电话,说已经脱离危险期了,但还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几天。我哥和我妈轮流守着,让我先安心工作。声音里渗入一丝后怕的哽咽,“幸好……幸好昨天半夜及时赶回去了……”

武修文的心跟着狠狠一揪,几乎是脱口而出:“那就好……那就好!如果你需要……我……”他想说“我可以陪你回去看看”,或者“有什么事一定要让我帮你”,可话到嘴边,又觉得太过越界,硬生生拐了个弯,“学校这边的工作你完全不用担心,有什么我能搭把手的,千万别客气,一定要告诉我!”

“嗯。我知道。”黄诗娴轻轻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可那眼神里流淌出的感激与依赖,比千言万语都更要清晰明白。

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夕阳将走廊染成一片浓郁温暖的金色,空气里漂浮着淡淡的粉笔尘屑,被光线照得如同飞舞的金粉。这一刻,没有台风,没有惊涛骇浪,只有一种共同经历风雨过后、彼此心照不宣的宁静与默契。

那种想要守护她、想要她永远不再露出昨夜那般仓皇无措神情的冲动,再次凶猛地撞击着武修文的心房。那个被电话骤然打断的告白,在胸腔里反复冲撞,几乎就要再次脱口而出。

此时,他的手机在他裤袋里突兀地嗡嗡震动了一下。不是电话,只是一条新信息的提示音。

他下意识地顿住脚步,低头瞥了一眼屏幕。

发信人那个名字,让他瞳孔猛地一缩:松岗小学教导主任,罗天冷。

一个几乎快要被他刻意遗忘的名字。

信息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句话,却像一道淬着冰碴的闪电,猝不及防地劈裂了他眼前所有的宁静与温暖!

“修文,举报叶水洪的事,你找谁做的?手段太狠太绝了!他这次彻底完了!”

武修文的脚步像是被钉死在了原地,脸上残存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周身温暖的夕阳,仿佛也在这一刻变得冰冷刺骨。

那只他隐约怀疑的、一直隐藏在幕后的“手”,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如此突兀而冰冷地,再次浮现了出来!

而且……罗天冷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认为……是自己找人所为?!那暗中推动这一切的,到底是谁?

目的……又是什么?

他为何会成了别人眼中,这场风暴的“主使”?

海面上刚刚恢复的平静被彻底撕碎,一个更深、更暗、更令人不安的漩涡,正以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将他猛地拖入其中!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