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铁匠铺的火热,砖瓦厂这边则显得有序而轻松。
巨大的水车在清川河水的推动下缓缓转动,通过一连串巧妙的连杆和齿轮,将河水源源不断地提升上来,沿着长长的竹制水渠自动流入厂区的蓄水池和各处需要用水的地方。
汉子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耗费大量体力肩挑手抬地去河边取水洇窑了,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
后山的那六个旧窑,在被李三煜几人炸膛之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失去了维修价值,谢广福多次勒令停工报废窑体,但是姚大这人有些倔,硬是坚持烧制黑金炭到今年五月,直到六月才正式暂停烧炭组的工作,至此,后山的六口老窑宣布退休。
姚大也因为石灰木炭厂那边主体建筑还未完工,暂时进入养护阶段,但是他也闲不住,带着烧炭组的二十个汉子把老窑区那边的木料和黑金炭打理好之后,就跑来砖瓦厂给姚二帮忙打下手。
“哥,你看这窑砖,成色多好!”姚二指着那些青灰色的砖块,语气中带着自豪。
“多亏了这大水车,现在拌泥、洇窑省了老大劲儿了,这砖和瓦烧出来都感觉更均匀、更结实了!”
姚大点点头,脸上是掩不住的赞叹:“是啊!广福叔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水车,这自动引水的法子,真是绝了!还有他带出来的施工队,你看这竹制水渠修的,多平整,多结实!”
旁边一个正在清理砖模的汉子接过话头,大声道:“要我说,这年头,还是读书人厉害!谢文那小子的设计图纸画得那叫一个明白!张林木、张秋笙还有谢铁匠照着做,一点岔子都没出!这大水车一转,咱们这砖瓦厂,起码省了一大半的力气!以前人人都嫌弃的苦力活,现在慢慢也成了香饽饽了。”
“可不是嘛!”另一个正在用竹耙平整湿泥的妇人笑道:
“以前挑一天水,肩膀都得肿,现在好了,水自己就来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旁边一个正在用木锤子夯实砖模的年轻小伙停下动作,抹了把汗,由衷地感叹:
“春花婶子,还是你能干,记得有段时间,因为挑水的事,很多汉子干着干着就不做了,姚二管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去村口牛马车站贴招工,也没人愿意来上工,最后不得已,加了一条男女不限的规矩,你带着几个顶顶厉害的婶子就来顶工了。那段时间,你们几婶子生生把肩膀都挑出血印子了,我看着就瘆得慌,现在总算是熬出头了,再也不用去河边挑水了。”
春花婶子听着这话,眼眶微微有些发红,话匣子也被打开了:
“那可不是,那时候我天天晚上回家躲被子里抹眼泪呢,日子苦也得干啊,家里缺银子,上面的老人要吃饭,下面的孩子还要攒银子送学堂,家里还有房子要盖,我家那口子又去的早,家里就我一个能干活的。”
“一个女人想挣点银子不容易,家里的田地收拾妥了也不过是挣个饿不死,我不就得找别的活路么。”
“咱们乡下女人,手粗,干不来城里细致的针线活,那段时间给我愁的啊,隔壁邻居一个个都买了青砖青瓦,就我兜里一穷二白的。”
“咱们砖瓦厂还不歧视女人,给的工钱和你们是一样的,当时我就在想,再苦再累我都要撑下去,男人能干的活,给我机会,我也能干下去。”
“现在多好啊,砖瓦厂通了自来水,我也守得云开见月明,姚二管事给我派了个轻松的平整湿泥的活计,现在每天上班就跟玩泥巴一样。”
“听说很多以前嫌挑水辛苦的人都想回来继续上班呢,毕竟砖瓦厂是村里最稳定的活计,天天有活干,还包吃两顿。”
“最重要的是现在砖瓦厂的效益上来了,工钱涨到六十文一天了,比县里扛大包的一天三十文翻了倍呢。”
“一个月下来加上奖金全勤都有一两半的收入,最让人开心的是砖瓦厂的员工每个月休息四天,不像别处,一个月能休息两天都算是恩典了。”
春花婶子一边干活一边自顾自的细数自己来到砖瓦厂之后的感悟,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她用力将手中的湿泥拍平整,声音洪亮:
“所以说啊,这人哪,只要肯干,不怕苦,总能熬出头!现在有了这大水车,再也不用肩挑手提了,日子是越过越轻松,越过越有盼头了!咱们都得好好干,对得起砖瓦厂给的这份工钱!”
她的话引起了旁边几个汉子的共鸣,一时间,她所在的这一小片区域响起一片附和声和欢笑声。
闲聊间,话题很快从水车转到了明天的重头戏——收谷子。
“姚二管事,你家那二十亩‘百日收’,打算哪天开镰啊?”
姚二笑着回答:“我家不着急,安排在第三天开镰,广福叔家明天收,里正叔家后天,我家紧跟着。”
那小伙子高兴道:“嘿!我跟您家一天!咱两家的田挨着,到时候我给您带我娘亲手烙的饼子。”
另一个更年轻些的小伙子则有些懊恼地嚷嚷:“哎呀!你们都定好开镰日子了?我本来还想明天请假呢!结果去找负责登记工时的管事,他说请假的人太多,排到五天以后了!都怪我哥没上心,没提前把假给请了!”
众人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收谷子是天大的事,不得早点打算?谁让你小子反应慢?”
“我家也是,排到大后天了!”
“我家那口子说了,她带着孩子先慢慢割着,等我休假了回去一口气收完!”
“互相帮工呗!我家跟你家日子近,咱们两家合一起干,快!”
“对对对!我家跟你家搭伙!”
“今年这稻子长得多好啊!穗子沉得都弯到地了!我活了几十年,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庄稼!”
“是啊!想想来这以前饿肚子的日子,再看看现在……真是托了广福兄弟的福,托了这‘百日收’的福啊!”
“明天!就等着听广福家那第一镰刀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