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转世为皇:逆天求生路> 清理混乱局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理混乱局面

新年已至,如今已是阳历466年。自回到帝都的这几个月来,帝国的政局始终动荡不安。

首先,说说我自己——也就是皇帝的处境。

虽说这次遇袭是场意外,最终却以首战胜利收尾,皇城民众对我的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之前“前太子之子战死沙场”的传闻给我带来的负面形象,总算一扫而空。

但贵族们对这场胜利,非但没有丝毫忌惮,反而满是轻视。贵族圈子里流传着这样的谣言:“皇帝什么都没做,全把指挥权交给了异族人,自己躲在战场后方吓得发抖。”其实,这谣言是我特意让萨洛蒙散布出去的——消息源头正是他。

眼下,我既没被贵族们怀疑,又得到了帝都民众的认可,这样的处境,或许算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接下来聊聊宰相派和摄政派。

直到我回到帝都,这两派还在互相指责、推卸责任。

宰相因麾下佣兵叛逃,且让皇帝在自己的领地内遇袭,遭到了各方批评;礼部尚书则因为派系里那位自称“皇帝贴身侍卫”的贵族(瓦德波伯爵)临阵逃走,再加上皇帝“失联”的那几天,他在帝都的举动颇为可疑,同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我回到京城后,这种毫无意义的争执又持续了许久,导致宰相和礼部尚书的政治地位都岌岌可危。

说实话,这种局面对我来说,也绝非好事。即便这两人真的失势,也不代表他们麾下的贵族会转而听从我的命令;更麻烦的是,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很可能会动用武力,甚至策划暗杀或叛乱来自保。

所以,我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拒绝会见任何贵族”。

对外的官方说法是:“年轻的皇帝遭遇袭击后,心生恐惧且变得多疑,不再信任包括宰相、礼部尚书在内的任何贵族。”

乍一看,这似乎是对宰相和礼部尚书不利的举措,实则是给了他们双方喘息、争取时间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在暗示他们:“别再互相拆台了,赶紧把各自的把柄和证据销毁,免得被对方抓住。”

毕竟,一旦其中任何一方被坐实罪名,我作为皇帝,就不得不下令审判他们。可我(目前)手里没有兵权,根本无法真正对他们施以惩戒。所以,对我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让“皇帝遇袭”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仿佛从未发生过。

如今,宰相和礼部尚书的威望与名声都已受损,这就够了。俗话说,狗急了还会跳墙,把人逼到绝境,反而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但就这么让局势平稳恢复,又觉得有些无趣,于是我决定小小地“骚扰”他们一下。

在我断绝与所有贵族往来的这段时间里,破例见了两个人。一个是权力被削弱到极致的礼部尚书的亲生父亲——摄政派的老妇人(摄政王);另一个则是首相的弟弟,西方教会的领袖,真圣大领袖格奥尔格五世。

最终,宰相通过真圣大领袖的牵线,得以重新接触核心权力;礼部尚书则借助摄政王的关系,勉强获得了会见我的资格。这么一来,摄政派形成了摄政王与礼部尚书共治的双头格局,势力大涨,连宰相派也不得不正视他们;而西方教会则凭借宗教力量,成了双方都要拉拢的对象。

礼部尚书肯定气得不行——他费尽心思想要重整旗鼓,成为摄政派的核心领袖,结果刚有起色,就又要与摄政王分权,之前的努力几乎白费。真是自作自受。

但从整个帝国的派系格局来看,原本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宰相派,如今与摄政派势均力敌,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原本有望取代宰相、成为宰相派新核心的真圣大领袖,突然失去了往日的影响力。

我不知道教会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肯定是有变故。不用想也知道,多半是那位“神父”(德弗洛特的主人)在背后推动。既然他已经做好了安排,那这件事就交给她处理,我不用多管。

就这样,帝国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四股势力对峙状态:实力最强的是“宰相派势力”,其次是实力相当的“礼部派势力”与“摄政派势力”,最后是手握宗教权力的“西方教会势力”。

眼下的局势,就像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但比起之前两派不死不休的内斗,已经平和了不少——至少不会再继续“燃烧”下去,引发更大的混乱。

最终得以会见我的宰相和礼部尚书,似乎达成了默契,对外统一口径,称“皇帝遇袭事件,似乎是提亚纳贝联盟与加弗尔共和国联手策划的阴谋,目的是制造帝国混乱”。这里的关键词是“似乎是”——他们没有直接断言,只是含糊其辞,说白了就是“我们认为是这样”,算不上说谎。

嗯,说起来,他们把这两个国家的名字摆出来,也算是“合理”。

毕竟这两个国家目前都与帝国处于交战状态,要说他们在这件事里“完全没动手脚”,也没人会信。

随着这场“不幸的误会”被“解决”,我以“年轻皇帝震怒于两国的卑劣行径”为由,下令让宰相率军进攻加弗尔共和国,让礼部尚书率军进攻提亚纳贝联盟。

当然,这两人心里都清楚自己被我利用了,肯定满肚子火气,但还是只能恭恭敬敬地接受命令,还向我发誓,一定会消灭这两个“死敌”,随后便各自返回领地,着手集结军队。

……这场闹剧,实在是愚蠢至极。

说实话,我根本不觉得他们俩会真的把“征服两国”当回事。但他们心里都清楚,要是自己太过懈怠,肯定会被对方抓住把柄,在我面前告状指责。所以,就算只是做做样子,他们也会率军与那两国周旋,少不了一场纷争。

目前来看,这样的局面没什么问题——至少能让提亚纳贝联盟和加弗尔共和国都付出些代价,没空再来招惹帝国。

而等我将来重新掌控帝国政治、手握实权后,再对这两个国家发起真正的进攻,彻底解决隐患。

我这么做,是有充分理由的。

如今,邦古达特帝国与七个国家接壤。其中,东部的泰瓦帝国和戈丁永王国,与帝国以山脉为界,边界稳固,无需额外费心调整;真正的问题,出在北部的两个国家和南部的三个国家身上。

这五个国家,常年入侵帝国,掠夺作为“粮仓”的肥沃领地。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频繁袭扰,帝国的战线被拉得过长,还时常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长此以往,才导致了如今的衰弱局面。

要是不能稳住这五个国家,彻底遏制他们的袭扰,帝国就会一直处于战争的边缘,永无宁日。

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率军进攻他们。至于要不要彻底摧毁这五个国家,那是后话;但我会尽全力削弱他们的实力,确保他们再也没有能力来招惹帝国,再也不能趁机掠夺帝国的资源。

顺带一提,这种“压制周边隐患、稳固帝国疆域”的国家政策,除了后来那位被称为“六代目傻子”的皇帝之外,历代皇帝都在坚持执行。这个消息,是沃德伯爵告诉我的。

啊,说到沃德伯爵(又称帕拉丁伯爵)。

之前德弗罗特·勒·莫瓦桑自称是他的亲生儿子,看来是真的。沃德伯爵说:“他当年离开家族,是因为和我们的理念不合,道不同不相为谋。”沃德伯爵一直看重自己源自洛泰尔家族的“血统”,而德弗罗特,似乎更在意“帝国”的安危,而非家族荣耀。

“他是个为了帝国,连陛下的性命都可能牺牲的人,还请陛下多加提防。”沃德伯爵当时这样告诫我。

难怪之前我会被安排“仓促逃走”,还能“恰巧”与两个异族的首领会面——原来都是德弗罗特的安排。不过说实话,如果让我在“家族血统”和“帝国安危”之间选,我的想法更偏向德弗罗特。

我们在进入帝都的前一天,就和德弗罗特告别了。据说他天生失明,却能感知到微弱的魔力,凭借这种能力,就能判断物体和人的位置,正常行动。所以他说“帝都里人太多,魔力气息杂乱,会让我很累”,之后便独自离开了。

……然而,事情似乎并非如此。

后来沃德伯爵告诉我:“不,那孩子装的,他有一只义眼,是件魔法器具,能让他像正常人一样视物生活。”

既然他亲生父亲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我这才明白,他之所以不跟我一起进帝都,不是因为“怕人多”,而是或许不想见到沃德伯爵——也就是他的父亲。

这父子俩也真是奇怪,彼此之间从不直呼其名,只会用“那个人”或“他”来指代对方,关系疏离得不像一家人。

……罢了,我也没资格说别人。毕竟旁人的家事,我管不着,也不该多嘴。

再说摄政王和礼部尚书这对母子——摄政王也只是把儿子当成牵制礼部尚书的棋子。当初见到我时,她第一句话虽然是“幸好你没事”,可接下来的话,全是在说宰相和礼部尚书的坏话,盘算着怎么利用我打压对方,在外人看来,根本没有半点正常的母子情谊……

顺带一提,回到帝都后,沃德伯爵见到我,也只说了一句“你平安回来就好”,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也罢,我和他本就只是类似“合作”的关系,这样的态度,也在预料之中。

倒是娜丁公主,让我有些意外。她似乎是真的担心我,见面时甚至哭了,还带着哭腔说:“以后别再让我担心了,你这个笨蛋。”我心里忍不住想“啊,这就是所谓的傲娇吧”,但看着她泛红的眼眶,还是没说出口,只是默默听着。

薇拉-西尔维也哭了,甚至之前还特意拆掉了窗户上的栏杆,见到我时,一把就抱住了我。我一边想着“原来她早就能拆掉栏杆了”,一边猜测她或许已经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才不再刻意与我保持距离,但同样没点破,只是任由她抱着——我能感受到她的担心,所以什么都没说。

我其实很不习惯别人为我哭。面对这样的场面,我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前世我去世的时候,有谁会像这样,为我哭吗?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书签 下一章